清朝初年政局動盪不安,盜賊趁亂四起,福建廣東等居民陸陸續續遷徙到台灣來,在1662年至1795年間,由施姓先祖世榜公,黃氏仕卿公等人陸續開墾,完成八堡圳、十五庄圳(現今八堡二圳)、鴻門圳等灌溉溝渠以灌溉現今社頭鄉轄域。兼之漳州南靖、漳浦、韶安、潮州、饒平等縣民大舉來台墾荒至1795年後漸成街市,遂以於嘉慶年間建成村莊,移民日增;後漢番爭地,平埔族漸形勢弱,於1823年後終徙居埔里,餘留者盡皆漢化,是時原民部落名為「大武郡社」,雖歷經西班牙、荷蘭統治,漢人仍習慣稱呼平埔族人漢居地為社,而「頭」字則因為此地為大武郡社頭目首領居住的故地,是以得名「社頭」。 而慈玄宮現址即奉觀世音菩薩指示於中華民國九十六年擇此創宮,並取慈悲為懷,玄門正統為中心命名為慈玄宮,並為社頭在地多次為鄉親服務;庇佑社頭鄉親家庭美滿事業順遂。
1.奉天竺 竹音寺 慈玄宮濟公禪師聖示將於農曆10/13~10/15(國曆11/12-11/14)舉辦「祈福.補財庫.消災.改厄法會」,並將所餘款項專款專用於建宮籌備基金,廣邀眾善信大德共同參與[參與名單]。 2.每月最後一個星期六皆為犒軍日,請眾善信大德,一同至本宮享用平安餐。 3.本宮每周六皆舉辦問事科儀,如有需求的善信大德請與壇務組聯繫。
如果您有任何問題可透過電子郵件詢問,我們會盡速為您解答
Copyright © 2018.社頭慈玄宮 All rights reserved.More - Collect from 橙色形象視覺設計有限公司